填报要求
为提高申报质效,请申报人在系统填报、用人单位审核提交时注意以下问题:
1.上传的个人电子照片应为申报人近期免冠证件照,背景颜色不限,不得上传工作照、生活照。
2.学历信息:未通过职称评审系统在线验证的,应上传学历证、学位证、学信网在线验证报告(或线下办理的学历认证报告书),国外取得学历还需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填写学历学位内容应与证书一致,毕业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应按证书填写完整,不得简写。
3.资历信息:所有自行添加信息均需上传附件,聘任情况需上传专业技术职务聘书或劳动合同附件等。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截止计算时间为申报当年年底(即2025年12月31日)。劳动(聘用/劳务)合同(协议)需覆盖申报年限,上传必须有甲乙双方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甲乙双方盖章签字页等。
4.社保信息:一般通过查验社保登记记录方式进行确定,社保登记记录应足以证明存在稳定劳动关系,查验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
5.工作经历:填报内容必须与申报人申报职称符合条件的资历年限相一致。
6.继续教育情况:取得初级、中级职称及首次申报人员,每年继续教育需满足96学时(公需课32学时、专业培训64学时);取得高级职称,每年继续教育需满足144学时(公需课32学时、专业培训112学时)。应上传申报层级要求的资历年限继续教育佐证材料。
7.专业能力、业绩成果:应对照政策文件及专业对口评委会要求选择相应条目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并上传原始佐证材料。各条目下业绩均要求已完成,按照完成时间节点依次填写。每项工作中必须反映本人的角色、完成情况及效果,务必如实填写,避免虚假夸大。如有未达到评审标准中所列明的条件的其他业绩成果,可统一上传至“其他业绩成果”模块作为业绩补充(不计入满足政策条数)。
8.论文应上传期刊封面、目录页和完整正文页;专著应上传封面、版权页;标准应上传封面、含编制人的前言页;专利上传授权证书;结项报告必须有申报人页、结论页;企业自主认定的专利、案例、研究报告等应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后上传。外文材料应提供中文译稿。
9.各类佐证材料应由用人单位出具明确申报人作用、姓名及排序,如无本人姓名(如集体获奖等),应补充能体现申报人在项目中角色和作用的原始佐证材料。
10.年度考核不包括本年度情况,应上传申报层级要求的资历年限考核情况。
11.“企业人才直报”需满足申报层级累计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学历要求;须由企业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并上传至“企业直报材料”附件中。
12.公示资料应为带有周围环境、且正在进行公示的照片(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结果报告建议同一专业等级为一报告;人数较少时可同一专业多个等级同一报告。需上传正在公示的照片和公示结果报告(报告为原件扫面件)。
13.业绩综述材料:字数以专业对口评委要求为准,重点为已取得最高级别职称后的业绩综述(本人签字并落款日期,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14.工作单位简介:用人单位提供,加盖单位公章。
15.总体要求:各类上传佐证材料,均应为原件的照片或扫描件;同一材料存在多页的,须整合须整合至一份文档上传。所有提交材料引用的工作成果、业绩及论文、专著等,应为申报人任现有层次专业技术职务后取得;同一申报材料只在某一对应条目提交1次,不得在多个模块反复提交。